智慧科技浪潮下的智能電動車戰爭

日期:2021年6月1日

【Vol 121】在全球節能減碳政策及環保意識抬頭,電動車市佔率逐年大增,又加上5G和AI技術不斷推陳出新,電動智能車儼然已為未來必然的趨勢。智能電動車所牽涉到的技術龐雜,從機械硬體設備、電池技術、車用半導體,至軟體設備、感測器、自動駕駛技術和車聯網,由內而外、由上至下、由硬體至軟體,皆須應用和整合時下最精密的科技,也因此在技術的智慧財產權方面,各廠商顯在數年前已紛紛悄悄布局,為之後的專利戰爭進行準備。

依據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(SAE)的分類,根據自動化程度高低,自駕車可分為六個等級;目前智能車大多仍在level 3,即「有條件全自動」的等級,尚難進到高度自動、甚至完全自動。精準的定位是智能車需要研發的重點技術之一,例如,盡可能減低誤差的GPS絕對經緯度。此外,對於車子姿態的定義,例如車頭的方位面向、車子的傾斜角度等,與高精度定位的結合可幫助智能車自駕系統準確判斷路徑,而不受到傳統視線遮擋或氣候導致視野不佳的影響,且在不規則路徑或相對定位系統失效的情況下,仍能藉由絕對經緯度的定位實現安全的自動駕駛功能。

高精地圖更為各家研發必爭之地,在定位仍難免有誤差的情形,高精地圖可顯著降低誤差,並與定位資訊協同作用以決定智能車路徑。其涉及了地圖資訊採集的手段、繪製地圖的方式等,通常需要多家公司的合作,以統合技術或將繪製好的地圖直接售出。

除此之外,資料的統整、軟體硬體的配合,以及最核心的AI演算法,在在皆為影響智能車效率及安全性的重點技術,需要極力研發的同時,更須思考如何保護研發出的技術。目前各家對於保護的手段亦有策略上的差異,著名的APPLE公司於多年前便已開始著手進行智能車的專利佈局;相對地,特斯拉則有自己一套獨特的保護方式,在設備與電池組方面的專利開放其他廠商使用,而在智能駕駛方面,在考量到AI技術的舉證不易等因素,則傾向於以營業秘密的方式保護。

總結來說,智能車的研發目前仍是炙熱的進行式,在技術與智慧財產戰爭即將同步開打之際,是各大車廠將兵分天下、或是單一車廠一枝獨秀,仍尚難預測且值得期待;此外,有關自動駕駛系統平台的持續開發,以及在AI技術磅礡發展同時,是否在交通產業領域也會出現以機器取代部分人力的現象,例如自駕計程車車隊業者,亦是值得持續投以關注。

 

關鍵字:專利 台灣智財 美國智財

購物車

登入

登入成功